01520251019一个金标准

(图片unsplash)

许多人,把自己赌赢的结果,归因于自己睿智。

看人物专访,当被访者被问及自己成功原因时,有时他们说出的理由让人耳目一新,确实超出自己料想。自然而然地,便比对着自己为何没能像他这样抓住机遇,向他这样取得成就。又转念一想,这似乎也正是我和被访者的差距所在。正所谓见贤思齐嘛。


看多这样的访谈后,忽冒出一个疑问:果真如此吗?

凡事经不起追问。听着他们有问有答自信的分享经验,听众也满心崇拜聆听着被访者的一言一语,急迫想知道这看似不可能的成功因何而成。我忽意识到,这其实是一种反智。

这样的成功者,口中的经验往往有别于常人,听众听后也感到讶异,可听众讶异的不是“成功经验”的反智,而是倍感自己怎么没想到也这样做,随即便感觉正因自己没这样想到,所以才没成功。似乎一下找到了自己平庸的原因,而这实则是一种无脑的被骗。

可这种形式的被骗一般很隐蔽,因为骗子不觉得自己是骗子,反而坚信自己正是通过自身智慧取得如今成就,被骗者也不觉得自己被骗,反而崇拜起骗子思维高超,智慧无限。这都源于缺乏逻辑判断。缺乏一个先确定真伪,再探求因果的逻辑判断。具体运用到这件事上,即应先判断被访者是否真是因睿智而取得成功。若是,则他的经验具备参考价值;若否,则他的经验皆为无根之木。那么,如何判断?

如何判断一位成功人士是靠自身智慧获得成功,还是靠天赐良机的运气赌赢了现在拥有的一切?我可以给出一条金标准:看这个人在过往的数十年里,是否持续取得成功。

这看似不复杂的金标准,但许多人却并不知晓,更不会运用。

这种骗子存在于各行各业。那些一夜暴富和一夜成名的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案例样本。在巨大成功面前,很少有人能理性运用这条金标准先做判断,再听访谈。世界瞬息万变,往往很短时间便出现一个行业新领袖。媒体总爱追逐热点。新领袖自然成了媒体们的座上宾。实际上,这些新领袖多少有点被“捧上神坛”。舞台搭好、灯光明亮、音乐响起、观众鼓掌,不由得不演好作为成功者的角色。

知晓了这条金标准后,再看那些人物专访,便有了批判的眼光。可光有批判的眼光并不是最终目的,而最终目的是,筛选掉那些并不是真正成功的人,避免被他们假成功经验蒙蔽,更要避免自己因效仿而误入歧途。最终目的,是利用这条金标准筛选掉那些实际是依靠运气赌赢了的赌徒,找到那些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精,仔细、认真、低姿态去聆听他们的分享,践行他们的经验,向他们靠拢,见贤思齐,改变自己、提升自己。

这条金标准是一把尺子。

01520251019一个金标准》有1个想法

  1. 古是

    我可以给出一条金标准:看这个人在过往的数十年里,是否持续取得成功
    有一个词叫 幸存者偏差,假如有一个骗子就是凭运气赌对了十次,这个概率虽然很低,但在大数面前,这样的幸运儿总是会存在

    回复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